潜心教学 亦师亦友—记上海老年大学文史系教师伍伟民

2016-08-23  

      2010年秋季班开学后不久,在文史系讲授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》的沈老师突然患重病不能来上课了,50多名学员面临着停课的危险。系主任及时“搬救兵”,终于请来了时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的伍伟民老师。

      伍老师也是教师出身,从事古籍研究和科研领导工作20多年。他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、激情四溢的讲解风格和严谨的教学态度,很快就赢得了学员们的欢迎,至今已任教第6个年头,并成为文史系每周授课最多的老师之一。

潜心教学 深得欢迎

      古文选读班的学员之间,年龄相差近40岁,年长的已达90高龄。学员的学历也参差不齐,基础不同,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,要求也各不相同。有的基础好,要求讲得快些,有的底子薄弱,要求讲得慢些;有的希望讲得精深一些,有的希望讲得面广一些。伍老师了解到,这些学员都是古代文学的爱好者,晚年走进课堂,就是为了弥补年少时没有条件学习的遗憾,他们的求学愿望难能可贵。他听取大家的意见后,认为要面向大多数人的需要,授课的知识容量尽可能大一些,涵盖历代主要作品,重点篇章讲深讲透,使大家都有收获和提高。

      伍老师是长期从事古籍研究的学者,要走上讲台,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课程讲深讲透,仅靠平时掌握的知识还不够,仍需刻苦钻研和细心琢磨。如讲解《宋词》部分,就要对其产生的历史原因、时代背景、地点、作者以及编订和流传的情况等都必须作详细了解。另外,历史上对相当多的诗文有不同的见解,伍老师就选择文学史上有定论或主流的观点来介绍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,又会产生一些新的说法,伍老师在备课之余,又经常花功夫从网上搜索新知识新动态,使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全面。

      同时,伍老师除了讲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古汉语知识外,还要介绍与作品有关的当时的历史、哲学、社会变化、风俗文化等知识。掌握这些相关知识,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。在讲课时,伍老师总是适时加进补充材料,大家听得有滋有味。他还时常补充一些名人轶事,引起大家听课的情趣,活跃课堂气氛。如在介绍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时,列举为他四个女儿取名的趣闻:女儿们个个如花似玉,才识非凡,长女取名章?(“尔”的古字), 二女取名章叕(“缀”的古字),三女取名章?(“展”的古字),四女取名章?(音“吉”),可见章太炎的学问高深,无人可及。但到了婚嫁的年龄,却因无人识别这几个字而不敢提亲。这件趣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幽默地提醒人们:给孩子起名字,不要用生僻字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或麻烦。

      当部分学员对讲课有新的深层次的需求时,伍老师则采用大学时施蛰存先生的方法,请他们在课后提问或写条子,个别给予解答,而当场解决不了的,他会回去查阅资料,下次再作解答。比如讲到南宋范成大的《催租行》一课时,因文字平实质朴,内容易懂,对于有古代文学基础的学员来说不难理解;但对于基础较差,或者半路插班的学员来说却有困难,故仍需串讲全诗,把重点放在对这首田园诗特色的理解上。下课后,一位学员向老师提出“这首诗好像不押韵?”伍老师说“肯定是押韵的。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体诗,与近体诗押韵要求不同,可以换韵。”伍老师回家后仔细查对,到下节课时把查韵书的详细结果告诉了那位同学。该学员感动地说:“老师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呀”,伍老师则谦虚地回答:“感谢你提了一个好问题,提醒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歌行体诗歌押韵的知识”。

亦师亦友,教学相长

      每次上课,伍老师都会提前来到教室,用微笑迎接陆续进来的学员。有问题的学员也会利用这段时间与老师像朋友一样交流。伍老师常被学员们求知若渴、勤学好问的精神所感动,感到与有丰富人生阅历的学员共同探讨疑难问题,可以教学相长。例:《五人墓碑记》中有一句“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”,备课时,伍老师有点疑惑:既然是朝廷的表彰,应该立碑在大路上,众人仰视,起到表彰和激励的作用,怎么会在“大堤之上”呢?为这个“堤”字,他查阅了各种工具书,“堤”没有“路”的意思,再查各种版本的《五人墓碑记》,此话也没有异义。上课时,伍老师就此提出疑问,马上有几个在苏州居住或工作过的学员说,这里的堤指的就是路,五人墓在苏州虎丘,虎丘的七里山塘既是大堤又是大路。书本上找不到的问题迎刃而解了,伍老师十分感慨地说:“这就是活的知识,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啊”。伍老师的谦逊求真博得了大家的敬爱,班里形成了互帮互学,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。

      伍老师是上海本地人,从小没有机会学标准普通话,容易将一些字句读成方言。所以,每次上课时,他都会提前一天把相关词句标好音,读上几遍,尽量做到读音标准。即使偶尔出现口误,伍老师也会听从学员提醒,马上纠正,并表示歉意。

      老年学员记忆力有所衰退,对重要知识点或常用典故往往不容易记住。伍老师就不厌其烦地重复介绍,增强大家的记忆。如“长门赋”、“新亭对泣”等诗词文章中或明或暗反复出现典故的运用,伍老师上课时就予以或简略或详细的解释,表达方式也力求有所不同,使学员不觉是枯燥和重复,又起到了“温故而知新”的作用。

开设新课  倾心奉献

      根据学员的要求,去年伍老师在重上《古代文选》课的同时,又新开了《史记》课。为上好被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宏篇巨著,伍老师利用整个假期做了缜密设计,精心准备。开课了,他把《史记》的最后一部分《太史公自序》作为“开场戏”,讲了一个学期,让大家在了解司马迁的家世、成长经历、著书始末等情况后,进一步理解作者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创作本旨,先提纲挈领地了解《史记》的全貌,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讲到精彩之处,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,表达对老师的褒奖。现在这个班的大教室100个位子已座无虚席,成为文史系学员最多的班级。

       在老年大学上课,就要像伍老师那样,学识上胜人一筹,精神上倾心奉献。他这样对古籍研究颇有造诣的学者,退休后想去“淘金”的门路是不少的,但他却选择了投身于老年教育,为传播中国古典文学贡献自己余生的光和热。老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为走进夕阳的人们带来充实和快乐,将功德无量!”伍老师不正是这样的人吗?学员们的共同感受是:此生能以伍老师为师结友,三生有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