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学堂|《家风家训》: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

2024-01-10  



       过去,家风是一个大家族的传承根本;现在,家风仍是一个个小家庭的立足之基。

       今天为您带来的是《家风家训》课程,课程将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、文化传统和家族传承,带您了解家风家训在个人成长、家庭和谐中的重要作用。

《家风家训》

 

       家风正,遂人不斜。有了家风,我们能顺遂时不忘形,逆境时不怯懦,坚守自己的底线。

       古人的家风名言都有哪些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
 

治家以和平俩字为主。

——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治家》

       和谐是家庭的最终归宿,也是家庭成员努力的最终目的。物质条件不是最重要的,一家人平安幸福才是千金难求的。

 

吾人生于天地之间,只思量做得一个人,是第一义,余事都没要紧。

——明·高攀龙《高氏家训》

       不论在家庭中还是社会里,人品都是最重要的。良好的家风就是学会做人。

       在家庭生活中,祖辈要给孙辈做出表率。不欺骗,不暴力,以实际行动让后辈明白做人的道理。

 

 

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

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
——明末清初·朱柏庐《朱子家训》

       一点点衣服与粮食都来得很不容易,应当时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。

       生活中的每一份细微的物品都来之不易,背后都蕴藏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。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份来之不易,珍惜每一份所得。

 

咬完几句有用书,可充饮食;

养成数竿新生竹,直似儿孙。

——清·郑板桥

       上联阐明读书要抓住要旨、学以致用,要咬定几句,受用一生。下联是以育竹喻教,阐明做人之道,强调的是品格教育。郑板桥教育子女要精读一些好书,做一个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、虚心而耿直的人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家风,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动产;家风,是一个人行走世间的底气。

       漫漫岁月形成了自己的家风家训,它是核心、是纽带,更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。

 

 

内容来源|整理自中华文化促进会家族文化委员会、国学文化等

图片来源|视觉中国

(部分内容有所删减。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侵权,请联系修改或删除)

 

更多好课,快乐学习

欢迎您注册成为

国家老年大学学员

如果您想要学习更多课程
欢迎登录国家老年大学官网

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,
可关注官方微信、进入小程序(或直接搜索“国家老年大学”小程序)、进入视频号、进入抖音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