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让你回想一个最幸福的时刻,恐怕不是一个人的独处,而是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光:跟三两好友吃吃喝喝的小聚,一次难忘的家庭旅行,与老同学的一场象棋厮杀……幸福感,更多的来源于与他人的关系。
其中最简单愉快的方式,就是大家一起玩游戏、找乐子了。这里的游戏是广义的概念,既不是指小孩子玩的游戏,也不限于电子游戏。
针对这种“大人游戏”,纽约大学的神经学教授巴尔给出了一个相对宽泛的解释——那些自愿的、能带来愉悦的,又不必有所成果的活动,都包含在内。
玩游戏,可以保持大脑活力,
让你更开心
虽然成年人的大脑已经无法再长出新的神经细胞,但是脑科学的研究发现,玩游戏的过程,可以促使神经连结得以增长,以此保持大脑的健康活力。
老年人玩游戏还有另一个好处——维系社交互动,并因此改善情绪,让自己开心的时间更多。而且,尝试与不同年龄段的人接触,还有助于打破关于“衰老”的单一、片面、消极的印象。
生活中,很多性格内向不擅交际的人,恰恰是在游戏中充分释放了自己的社交魅力。因为一起玩,可以快速拥有共同语言,拉近彼此距离,甚至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。
老年人可以玩哪些游戏?
对于老年人,只要是喜欢并且适合自己,什么样的游戏都可以玩,并没有年龄限制。
比如时髦的剧本杀、狼人杀等各种桌游,已经成为一些家庭、聚会、团建的首选,不少老年朋友已经深谙此道,乐在其中。
老年人爱上“潮玩”,除了能够满足社交娱乐的需求,还可以学习新事物、改善与年轻人的代际沟通,并向周围大声宣告:“我,依旧年轻!”
当然,传统的益智类游戏同样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,比如下棋、玩牌、打麻将……玩的过程,就是在训练和提高逻辑推理、思维判断和社交技能。
即使是一个人玩的数独游戏,也能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病率,猜字谜更是将这一风险降低了40%以上。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往往跟同龄人玩得更欢,在超越了时空的网络世界,人与人之间的年龄隔阂变得更小。
比如在《我的世界》这个游戏中,小孩子、上班族、老年人,都可以因为共同的创作兴趣,在网上成为好玩伴。还有“消消乐”等这些简单好玩的游戏,玩上几局,既锻炼了脑力,又改善了心情。
需要提醒的是,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畅游,很容易过于投入,长时间地使用屏幕,也会引起一些相应的健康风险。
创意手工,动手又动脑
还有一类游戏,动手又动脑,既可以跟别人一起玩,也可以自己玩,就是创意手工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像织毛线、刺绣、缝纫、剪纸、纸艺这些传统的手工艺,变得越来越精致时尚,掀起了一股复古手工热潮。
你能相信,这些娇艳的花朵是纸折的吗?
这双巧手的主人叫王瑄,她从小就喜欢画画、做手工。如今,纸艺花更成了她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。
作为国开老年大学的教师,她还把这样的美好技艺,传授给了更多的同龄人。
课堂上,王暄(站立者)为学员们讲解
除了细致入微的课堂教学,王瑄还鼓励每位学员“做自己的设计师”,多思考,勤动手。并在教学群中,耐心地解答疑问,一一点评作品。
王瑄的想法很简单,希望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样,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支花朵,还有内心的春天。
在国家老年大学
像王暄的《纸艺花手工制作初级班》
这样有趣、好玩的课程
还有很多
近期
我们将会开设
国家老年大学“云课堂”
期待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