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教育必须大幅更新 ——评杨德广新编《老年教育学》

2016-12-14  

      由杨德广教授主编的《老年教育学》,日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。

      年逾古稀的杨德广长期任职教育领域。退休前,他曾任上海高教局副局长、上海师范大学校长、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等职,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,先后有二十多项教育学研究成果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、上海市科技进步奖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。2004年,受上海市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委托,杨德广领衔组成“全国老年教育师资培训教材”编写组,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。

    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。据编写组赴南京、杭州、广州、长沙、西安、南宁对当地老年教育情况的调研、考察所知,经三十多年发展,到2013年全国老年大学虽已有约五万九千多所,超过六百七十七万名老年人参加学习,但只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约百分之三;加上参加老年远程教育和老年社会教育的老年人,总数也不到全国两亿多老年人的百分之三十。

      编写组还发现,现在多功能家用电器、智能手机、网络平台等已为年轻人熟练掌握而运用于日常生活,却成了老年人的“新围墙”。因此,老年教育必须进行大幅度更新,实现“再社会化”,使教育资源“共享”。相关专家提出,增加一所老年学校,可以减少一所医院。

      国外老年教育的经验教训也是编写组研究借鉴的重点内容。美国除政府、老年中心、退休协会外,图书馆、博物馆乃至教堂、银行等都开展老年教育,使老年教育多样化。英国由老年人自发成立、自行组织、自助分享的“第三年龄大学”,进行人生意义目标的教学。德国开展“大学向老年人开放”活动,摆脱老年大学的局限性。这为编写组提供了比较的基础,从而在老年大学类型、管理模式等方面,对由政府部门开办的、企业兴办的、普通高校兴办的以及民办老年大学和远程老年大学、社区学校的特色,进行了具体细微的阐述。

      相比于青少年、成年人,老年人的学习有何不同?杨德广答:大不同!老年人反应迟钝,记忆力衰退,学习易疲劳,但他们理解能力较强。老年教育要着重发挥其理解强的优势以及对新事物兴趣浓厚等特点,采取负荷轻、节奏慢的模式,有的放矢。

      在教育目标上,普通高校以学历教育为主进行专业教学,老年大学则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从事课程教堂,讲究“课程性”。在办学理念、管理制度、投资体制等方面,老年学校也有其特点。这些正是《老年教育学》新颖的内容,也使老年教育成为教育学中一门独立学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