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莫忘“第三年龄期人口”

2016-05-12  

      会上采访,问起管永星委员今年的话题,“前天偶遇某老年大学负责人,他说我这个老年教育的提得特好。 ”管永星很自豪地说。

      她说,近年来,老年大学的火爆常常成为新闻话题,报名难上学难几乎成了常态。新闻报道有老人为了报名老年大学通宵达旦排队。据其根由,是老年大学资源严重稀缺,与社会的老年化完全不相适应。 “以省城合肥为例,合肥老年大学现有杏花、百花两个校区,有8个系、75个专业、221个教学班、学员近9000人。但合肥市截至2013年底,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8.25万,占总人口的16.62%,仅仅算城区人口60岁以上老人也已经是50万以上,也就是说老年大学的录取率几乎是1%,这与恢复高考第一届时录取率基本持平,可见竞争异常激烈的程度。 ”

     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,各地已有举办社区老年大学的探索。“以省城合肥为例,如合肥瑶海社区、芙蓉社区老年大学等,受到当地老年居民的热烈欢迎,但事实上这些社区老年大学目前没有形成燎原之势。推及全省范围,街道、社区、以及村居的老年教育更加稀缺。虽然相关老年教育事业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,乡镇 (街道)建校率达到100%,社区建校率达到80%,村居建校率达到20%。在城市里老年人的入学率将达到20%,农村也要达到10%。但限于师资、经费、场地等诸多因素,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仍是任重道远。 ”管永星说。

      管永星建议,首先要从决策层开始,改变观念,将老年教育作为社会的积极教育加以重视。在欧美等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与地区,将退休后的人群分为两类,退休后的低龄和健康的老年期被称为第三年龄期。在60岁以上的人口中,第三年龄期的占绝大多数,这部分人口时间充裕,精力充沛,参预社会活动多,社会关系广,如果不将第三年龄期的人口教育搞好,势必会引起诸多社会问题。第三年龄期的人口教育应当成为政府重视的积极教育,作为提高全民素质,彰显地方正面形象的重要举措。

      在教育资源上,管永星认为需要“两条腿走路”,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,动员高校参与到第三年龄期教育中来;利用现有中小学教育资源,落实第三年龄期的社区教育。她说,欧美的正规大学办第三年龄教育有以下三种形式:一是向第三年龄人开放大学课程,中老年人可报名缴费注册听课;二是在校内设第三年龄老年大学;三是在校内办自治性的学习社团,是一种自治式、会员制的退休人员学习组织。我省是高校教育大省,资源丰富,应该动员高校参预第三年龄期教育,服务社会民众。可参考欧美教学模式,探索自己的第三年龄期教育思路。

      对于利用现有中小学教育资源,落实第三年龄期的社区教育,管永星说,第三年龄期的教育应该以就近、居家为主,方便这个人群坚持学习,可以利用目前现有的中小学教育资源,如双休与晚间开放中小学校舍场地用于中老年教育,中小学相关课目的教师也可以自愿参加上课,一是适当收取学员费用、二是政府提供课时补贴,合并作为教师的报酬,同时可作为义工计入社会服务贡献。

      管永星还建议,要将社区居家养老与居家教育相结合,在居家养老点开办基础课程。同时利用社会相关团体的力量,动员他们参预到第三年龄期的教育中来。她说,“动员现有的社会力量,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,加强对第三年龄段人口的教育,让他们以学习当作自己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,在学习中结交朋友,在学习中找到乐趣,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。 ”